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2/21外国网友在旧货商店淘到的各种宝贝!这运气让
- 02/19舞钢市豫剧团一年送戏下乡300场,是当地乡亲们
- 02/18我和我的班级 | 曾平:爱驻心头情自真
- 02/14推荐一下,我家的跳绳宝贝,智能跳绳帮我更好
- 02/11那群小鸽子有我的宝贝女儿
舞钢市豫剧团一年送戏下乡300场,是当地乡亲们
舞钢市谢楼村村民在观看舞钢市豫剧团演出
中午带妆简单吃顿饭已是舞钢市豫剧团的常态李贵生摄影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黄婷文图
2月17日,舞钢市豫剧团送戏下乡到平顶山舞钢市尚店镇谢楼村,上午9点半,随着开场锣鼓响起,演出准时开始,几位村民冒雪在台前观看。因为风太大,部分村民在自家院墙下和胡同口处,烤着火远远地看戏。豫剧演员们在飘满积雪的临时舞台上,唱念做打一丝不苟,5个小时坚持演出了三场大戏。大河报·豫视频的短视频新闻发出后,感动无数网友。
剧团成立四十多年始终坚守着舞台阵地
舞钢市豫剧团成立于1979年12月,是舞钢唯一的公立专业文艺表演团体。43年来,演出优秀剧目100多部,其中自创首演剧目20多部,在4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舞钢市豫剧团深入乡村,活跃在田间地头,每年送戏下乡演出300多场,戏曲进校园50多场,舞台艺术送农民6场,与百姓结下了深厚感情,成为舞钢人民的“宝贝疙瘩”。20世纪80年代,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在观看舞钢市豫剧团演出后,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与演职人员合影留念。
低谷时外出演出历尽艰辛
在2000年前后,舞钢市豫剧团遭遇了市场低迷,在当地演出市场养活不了剧团。团长薛长海回忆起20多年前的离家去外省的商演之旅,眼神黯淡了下来:“多幕剧演出需要60人以上,当时舞钢市豫剧团有30多人是自收自支编制,且大部分人员连最低生活保障线都达不到,加上办公经费,以及服装、道具、设备、乐器添置等等所有开支,全靠剧团自己解决。”
剧团曾辗转到山西、河北等省演出,演出时间一般在冬春季节,大部分都是在农村。他们为了赶场子,每顿饭都是草草了事,每次转场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到一处他们住“最新”和“最旧”的房子。“要么是刚刚盖好还没住人的新房,甚至没有门窗,潮湿阴冷,要么是年久失修长期无人居住的旧房子。灌风漏雨,往往连电都不通,蜡烛照明、柴草地铺成为常态。有的地方连简陋的房子也没有,就住羊圈和牛棚,有时还睡在棺材盖上。”薛长海的语气中饱含着沧桑。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开支,保障正常演出,剧团自己设计、制作、建造移动舞台,并挑选20名演职员组成装卸队,他们上台是演员,谢幕后就成了爬高上低的拆装工、搬运工、装卸工。
薛长海回忆起20多年前的颠沛流离外出演出的场景依然心绪难平:“职工们晚上演出,半夜才能休息,早上天不亮起床准备上午的演出,中午带妆吃饭,下午接着演出,‘连轴转'是常态。当时最大的愿望是十天半月能洗个热水澡。有职工对我说,团长,咱们回家吧,剧团散了我们各讨门路可能活得更好。但是我说,‘团不能散,戏更不能丢!'”
以剧团为家不欺观众不欺戏
今年59岁的薛长海,自从18岁考入舞阳县戏校学习戏曲表演开始,就和豫剧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他1992年进入舞钢市豫剧团工作,1998年担任豫剧团团长,20多年来,他带领剧团职工苦苦打拼,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毅力支撑着戏剧舞台,也走过了剧团低谷的非常时期。
段宏生是剧团乐师,在剧团工作已有30多年,他的父亲和兄长都是剧团退休职工。段宏生说:“剧团就是我们家,再苦再难我也舍不得离开,这也是我老父亲的叮嘱。”
梁桃霞是剧团的青衣,国家二级演员,丈夫刘刚是剧团琴师。她说:“生活很难,工作也很苦,但戏曲是一项事业,老百姓喜欢听戏,总得有人传承下去。我和丈夫从小就踏入这一行,就一定会坚持到底。”
32岁的路欢2021年进入剧团,是剧团目前年龄最小的演职员,丈夫高铁军是剧团的音响师。当时剧团一次招来7人,现在只剩下路欢自己。“也曾想趁年轻改行,但从小热爱戏曲,在剧团时间不长却有了感情,舍不得离开,我现在做的就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不后悔。”路欢脸上挂着朴实的微笑。
就是凭着对艺术事业的热爱,当戏台上的锣鼓声响起,盛装的演员们整装上场,全身心投入演出,坚守这“不欺观众不欺戏”的信念。
自信来源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
豫剧是河南文化的一张鲜亮名片,以唱腔铿锵大度和韵味的醇厚,展示了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2006年5月,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2007年以来,舞钢市政府采取了送戏下乡惠民举措,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免费看大戏。剧团每送一场戏,市政府就会相应地补贴1900元。由于舞钢市豫剧团队伍年轻,设备先进,节目质量高,所到之处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各村都争相邀请剧团演出。
文章来源:《我和宝贝 》 网址: http://www.whbbzzs.cn/zonghexinwen/2022/0219/1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