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8/24我和老公吵架一个人去酒吧喝闷酒,隔天在酒店
- 08/24我和《风瞬》的缘
- 08/24我和我的宝贝上央视啦!
- 08/20“我和我的祖国--童心向党 祝福祖国”两英镇庆
- 08/20[我和父母征文]成长的路上,他一直牵着我的手
我和《风瞬》的缘
父亲走后母亲更加思念故乡。看着母亲每天闷闷不乐心里很着急,先是找来大舅贾世谊的《老赤峰》,之前读过,这次拿出来跟老妈一起读,从赤峰名字的起源到赤峰的庙会野戏台,从回族小吃锅包肉到剃头挑子一头热,从正月十五闹花灯到红白喜事,母亲听着,回忆着,思绪也飘到心心念念的故乡,回到小时候三中街的晋商大院,吃完姥姥做的碗坨,牵着太爷的手穿着长袍去听戏……于是总是午睡之后母亲就要起身去二道街,弄得我哭笑不得,心痛不已。14年前母亲患上了帕金森,这几年总是出现回故乡的幻觉,不是回二道街就是要去二中上课。为了唤起母亲的记忆,也为了缓解母亲的思乡之情,我搜遍公众号,终于找到了《风瞬》,我看到的第一篇就是写有关赤峰二中的,我读后感慨颇多,写了留言还被置顶。
作者和母亲
文章中从校长司凤岐如何树起赤峰二中这杆大旗到如何保护文革期间的所谓分子,使赤峰二中网罗了大批优秀知识分子,培养了大批清华北大的优秀毕业生,我很喜欢把赤峰人称为“内蒙犹太人”的称号。崇尚教育在司校长这得到了发扬光大。母亲说她58年东北师大毕业就是司校长从内蒙把她要过来的。文中对老赤峰二中的布局耳熟能详,几栋房子,种的什么树,几月开什么花都写得那么详细,使我这个在二中住了12年学习6年的人都自愧弗如!只有爱得深切,才记得深沉。尤其是写了那么多的优秀教师,他们的品格,知识,智慧,为师,做人都堪称教育界楷模,是赤峰二中的灵魂所在,尤其写到连二中小印刷厂的师傅都是北大的教授,多高的规格啊!钦佩司校长的容人之量,爱才之心,顶着政治风险为赤峰二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己看了一遍心潮澎湃,又跟老妈一起分享,一起谈论着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我说二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传统节目就是二中有自己的农场,元旦的自助饺子宴,还有《长征组歌》歌咏比赛,这三项我觉得可以称为赤峰二中的物质文化遗产。
1975年6月25日母亲贾莉老师(第二排左四)和赤峰二中75届学生在赤峰照相馆合影留念。
每年冬季积粪、挖柞子是我们的寒假作业,家里鸡粪不够就到大马路上捡马牛粪,一辆马车过来,几个小伙伴都紧盯马屁股,如果车夫自有粪兜,小伙伴们就怅然若失,这些寒假作业是给农场施肥用的,寒假回来每个教室前面都会堆一堆。那时并不觉得大粪有多脏,因为那是我们挖空心思一假期都在寻找的宝贝。春季务农周是同学们最盼望的,到那时就不用上课做作业了,可是到了田埂上猫腰拔草同学们又叫苦不迭,这时男生就有了用武之地,大秀肌肉、汗流浃背,骑着单车,绑着铁锨,后座还驮着女生,往返于学校和农场之间,那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林荫小路上,也回荡在我少年的记忆里。我跟母亲聊着,母亲说学校食堂的蔬菜都来自学校农场,这种自给自足既锻炼了学生亲近土地,熟悉农耕,又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真是一举两得。
元旦的自助包饺子、贴窗花、猜灯谜可是学校一年的重头戏,临近元旦同学们早早在家刷锅刷盆做好拿学校的准备,有人拿刀,有人拿盖帘,还有的同学买来彩纸、小剪子,有的同学开始临时抱佛脚准备猜谜语速成。每年农历最后一天,学校里满是拿炊具的学生,教室里上演着锅碗瓢盆交响曲,水平高的同学擀饺子皮,不会干活的打下手,女生捧着一盖帘饺子送去学校食堂,男生则端着一大盆熟饺子回教室,是不是猪肉白菜馅已不记得了,只留下了同学们满身满脸的白面和冒着汗珠的笑脸。
1982年3月26日赤峰二中初一二班欢送吴老师合影留念。作者第二排左三
现在同学聚会都去酒店吃大盘子,却怎么也吃不出学生时代的幸福味道。每到这时各班教室的窗户就开始了剪窗花大赛,心灵手巧的女生展示才艺的舞台,各种雪花、福字、鸟兽都飞上玻璃,预示着美好一年的到来。终于盼到了晚会时分,歌舞表演猜灯谜,平时调皮的孩子总是发挥最好的,他们放松,能驾驭这个舞台。印象最深的就是班主任语文老师李哲,每年都是他亲自根据每个学生的名字出谜语,教室里到处挂着谜语帘,有一个“在雪天开花的树前”一下吸引了我,这不是我的名字于梅吗!我兴奋地跑过去报出谜底,李老师笑着奖励了我一支笔,现在因书写工具的更新换代这支笔已不知所踪,但是每每书写着我的名字就会想起李老师赋予它的新含义。
文章来源:《我和宝贝 》 网址: http://www.whbbzzs.cn/zonghexinwen/2020/0824/474.html
上一篇:我和我的宝贝上央视啦!
下一篇:我和老公吵架一个人去酒吧喝闷酒,隔天在酒店